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鹱饔们惺抵С中∥⑵笠岛汀叭狈⒄沟闹傅家饧?/h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
融资担?;鹱饔们惺抵С中∥⑵笠岛?/strong>
“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5〕43号),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设立国家和地方融资担?;稹⑼晟普匀谧实1:驮俚1L逑档纫?,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但融资担保行业还存在业务聚焦不够、担保能力不强、银担合作不畅、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鹱饔?,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规范政府性融资担?;鹪俗鳎崾卣匀谧实1;沟淖脊捕ㄎ?,弥补市场不足,降低担保服务门槛,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基本原则。
聚焦支小支农主业。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细褚孕∥⑵笠岛汀叭比谧实1R滴裎饕?,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得偏离主业盲目扩大业务范围,不得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担保,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资担?;菇泄扇ㄍ蹲?。
坚持保本微利运行。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较低费率水平,切实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
落实风险分担补偿。构建政府性融资担?;购鸵幸到鹑诨构餐斡?、合理分险的银担合作机制。优化政府支持、正向激励的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
凝聚担?;购狭?。加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滴窈献骱妥试垂蚕恚欢显銮孔时臼盗鸵滴裢卣鼓芰?,聚力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支小支农贷款投放。
二、坚持聚焦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
(三)明确支持范围。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侠斫缍ǚ穸韵蠓段?,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以及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其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农户认定标准按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税收政策有关规定执行。
(四)聚焦重点对象。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氐阒С值セУ1=鸲?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优先为贷款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提供担保增信。
(五)回归担保主业。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崾刂≈┤谧实1V饕?,主动剥离政府债券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严格控制闲置资金运作规模和风险,不得向非融资担?;菇泄扇ㄍ蹲?,逐步压缩大中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确保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
(六)加强业务引导。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保基金(机构)要合理设置合作机构准入条件,带动合作机构逐步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合作机构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
(七)发挥再担保功能。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机构)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提供再担保,向符合条件的担保、再担保机构注资,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不得为防止资金闲置而降低合作条件标准,不得为追求稳定回报而偏离主业。
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
(八)引导降费让利。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诳沙中那疤嵯?,适时调降再担保费率,引导合作机构逐步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
(九)实行差别费率。国家融资担?;鹪俚1R滴袷辗岩话悴桓哂谑〖兜1!⒃俚1;?机构),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再担保业务收费,原则上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5%,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再担保业务收费,原则上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3%。优先与费率较低的融资担保、再担?;箍购献?。对于担保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代偿率较低的合作机构,可以适当返还再担保费。
(十)清理规范收费。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收费行为,除贷款利息和担保费外,不得以保证金、承诺费、咨询费、顾问费、注册费、资料费等名义收取不合理费用,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四、完善银担合作机制
(十一)明确风险分担比例。银担合作各方要协商确定融资担保业务风险分担比例。原则上国家融资担?;鸷鸵幸到鹑诨钩械5姆缦赵鹑伪壤坏陀?0%,省级担保、再担?;?机构)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不低于国家融资担?;鸪械5谋壤?。对于贷款规模增长快、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户数占比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家和地方融资担保基金可以提高自身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或扩大合作贷款规模。
(十二)加强“总对总”合作。国家融资担?;鹨贫肴砸幸到鹑诨沟摹白芏宰堋焙献鳎家幸到鹑诨估┐蠓种Щ股笈ㄏ薏⒃谑谛哦疃?、担保放大倍数、利率水平、续贷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省级担保、再担?;?机构)要推动辖内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对总”合作,落实银担合作条件,夯实银担合作基础。
(十三)落实银担责任。银担合作各方要细化业务准入和担保代偿条件,明确代偿追偿责任,强化担保贷款风险识别与防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勤勉尽职原则,落实贷前审查和贷中贷后管理责任。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按照“先代偿、后分险”原则,落实代偿和分险责任。
(十四)实施跟踪评估。各级政府性融资担?;挂院献饕幸到鹑诨菇卸ㄆ谄拦?,重点关注其推荐担保业务的数量和规模、担保对象存活率、代偿率以及贷款风险管理等情况,作为开展银担合作的重要参考。
五、强化财税正向激励
(十五)加大奖补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对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奖补激励。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担保业务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提升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
(十六)完善资金补充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广泛参与,出资入股与无偿捐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补充机制。中央财政要根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业务拓展、担保代偿和绩效考核等情况,适时对其进行资金补充。鼓励地方政府和参与银担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融资担保、再担?;怪≈┮滴裢卣购头糯蟊妒惹榭?,适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注资、捐资。鼓励各类主体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进行捐赠。
(十七)探索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较高,在保余额、户数增长较快,代偿率控制在合理区间的融资担保、再担?;?,给予一定比例的代偿补偿。
(十八)落实扶持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担保、再担?;?机构)以及融资担保、再担?;沟拇ニ鹗Ш讼?,参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再担?;沟牡1E獬プ急附鸷臀吹狡谠鹑巫急附鹌笠邓盟八扒翱鄢凑罩行∑笠等谧?信用)担?;棺急附鹌笠邓盟八扒翱鄢咧葱?。
六、构建上下联动机制
(十九)推进机构建设。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要充分依托现有政府性融资担?;箍挂滴瘢饕ü俚1?、股权投资等方式与省、市、县融资担保、再担?;箍购献?,避免层层下设机构。鼓励通过政府注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培育省级担保、再担?;?机构),原则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育一家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优势突出的龙头机构。加快发展市、县两级融资担?;?,争取三年内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市级全覆盖,并向经济相对发达、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需求旺盛的县(区)延伸。
(二十)加强协同配合。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⒃俚1;?机构)要加强对市、县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辅导企业发展能力,推行统一的业务标准和管理要求,促进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市、县融资担?;挂鞫炕牍胰谧实1;鸷褪〖兜1?、再担保基金(机构)的对标,提高业务对接效率,做实资本、做强机构、做精业务、严控风险,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七、逐级放大增信效应
(二十一)营造发展环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氖舻毓芾碓鹑魏统鲎嗜酥霸?,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营造良好信用环境。要维护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亩懒⑹谐≈魈宓匚?,不得干预其日常经营决策。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区域风险防控。
(二十二)简化担保要求。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机构)要引导融资担?;辜涌焱晟菩庞闷兰酆头缦辗揽靥逑?,逐步减少、取消反担保要求,简化审核手续,提供续保便利,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门槛。
(二十三)防止风险转嫁。各级政府性融资担?;挂细裆蠛擞幸写罴锹嫉男∥⑵笠岛汀叭敝魈宓牡1I昵?,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贷款风险转由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承担,避免占用有限的担保资源、增加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成本。
(二十四)提升服务能力。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浞址⒒有庞弥薪樽饔茫攵孕∥⑵笠岛汀叭敝魈宓男庞米纯龊透鲂曰谧市枨?,提供融资规划、贷款申请、担保手续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并加强经验总结和案例宣传,不断增强融资服务能力,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便利度。
八、优化监管考核机制
(二十五)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金融管理部门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沟闹≈┮滴袷凳┎钜旎喙埽技哟笾≈┬糯└?。加强对支小支农业务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的跟踪监测,对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保持较低水平或降幅较大的机构给予考核加分,鼓励进一步降费让利。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合理确定贷款风险权重。适当提高对担保代偿损失的监管容忍度,完善支小支农担保贷款监管政策。
(二十六)健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优化支小支农业务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支小支农业务考核指标权重,重点考核业务规模、户数及其占比、增量等指标,降低或取消相应利润考核要求。对已按规定妥善履行授信审批和担保审核职责的业务人员实行尽职免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支小支农业务实行内部资金转移优惠定价。
(二十七)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募ㄐЭ己税旆ǎ侠硎褂猛獠啃庞闷兰?,落实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充、风险补偿、薪酬待遇等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其开展支小支农担保业务的内生动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乖俗鞯闹匾庖澹阉枷?、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抓好组织实施,推动政府性融资担?;狗⒒佑τ凶饔?。财政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对本意见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2019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
融资担?;鹱饔们惺抵С中∥⑵笠岛?/strong>
“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5〕43号),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设立国家和地方融资担?;稹⑼晟普匀谧实1:驮俚1L逑档纫?,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但融资担保行业还存在业务聚焦不够、担保能力不强、银担合作不畅、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鹱饔?,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规范政府性融资担?;鹪俗鳎崾卣匀谧实1;沟淖脊捕ㄎ?,弥补市场不足,降低担保服务门槛,着力缓解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基本原则。
聚焦支小支农主业。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细褚孕∥⑵笠岛汀叭比谧实1R滴裎饕?,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得偏离主业盲目扩大业务范围,不得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担保,不得为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增信,不得向非融资担?;菇泄扇ㄍ蹲?。
坚持保本微利运行。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保持较低费率水平,切实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
落实风险分担补偿。构建政府性融资担?;购鸵幸到鹑诨构餐斡?、合理分险的银担合作机制。优化政府支持、正向激励的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
凝聚担?;购狭?。加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滴窈献骱妥试垂蚕恚欢显銮孔时臼盗鸵滴裢卣鼓芰?,聚力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支小支农贷款投放。
二、坚持聚焦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业务
(三)明确支持范围。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侠斫缍ǚ穸韵蠓段?,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以及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其中,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农户认定标准按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税收政策有关规定执行。
(四)聚焦重点对象。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氐阒С值セУ1=鸲?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优先为贷款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提供担保增信。
(五)回归担保主业。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崾刂≈┤谧实1V饕?,主动剥离政府债券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严格控制闲置资金运作规模和风险,不得向非融资担?;菇泄扇ㄍ蹲?,逐步压缩大中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确保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
(六)加强业务引导。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保基金(机构)要合理设置合作机构准入条件,带动合作机构逐步提高支小支农担保业务规模和占比。合作机构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
(七)发挥再担保功能。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机构)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业务提供再担保,向符合条件的担保、再担保机构注资,充分发挥增信分险作用。不得为防止资金闲置而降低合作条件标准,不得为追求稳定回报而偏离主业。
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综合融资成本
(八)引导降费让利。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诳沙中那疤嵯?,适时调降再担保费率,引导合作机构逐步将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其中,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
(九)实行差别费率。国家融资担?;鹪俚1R滴袷辗岩话悴桓哂谑〖兜1!⒃俚1;?机构),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再担保业务收费,原则上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5%,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再担保业务收费,原则上不高于承担风险责任的0.3%。优先与费率较低的融资担保、再担?;箍购献?。对于担保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代偿率较低的合作机构,可以适当返还再担保费。
(十)清理规范收费。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的收费行为,除贷款利息和担保费外,不得以保证金、承诺费、咨询费、顾问费、注册费、资料费等名义收取不合理费用,避免加重企业负担。
四、完善银担合作机制
(十一)明确风险分担比例。银担合作各方要协商确定融资担保业务风险分担比例。原则上国家融资担?;鸷鸵幸到鹑诨钩械5姆缦赵鹑伪壤坏陀?0%,省级担保、再担?;?机构)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不低于国家融资担?;鸪械5谋壤?。对于贷款规模增长快、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户数占比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家和地方融资担保基金可以提高自身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或扩大合作贷款规模。
(十二)加强“总对总”合作。国家融资担?;鹨贫肴砸幸到鹑诨沟摹白芏宰堋焙献鳎家幸到鹑诨估┐蠓种Щ股笈ㄏ薏⒃谑谛哦疃?、担保放大倍数、利率水平、续贷条件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省级担保、再担?;?机构)要推动辖内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对总”合作,落实银担合作条件,夯实银担合作基础。
(十三)落实银担责任。银担合作各方要细化业务准入和担保代偿条件,明确代偿追偿责任,强化担保贷款风险识别与防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勤勉尽职原则,落实贷前审查和贷中贷后管理责任。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按照“先代偿、后分险”原则,落实代偿和分险责任。
(十四)实施跟踪评估。各级政府性融资担?;挂院献饕幸到鹑诨菇卸ㄆ谄拦?,重点关注其推荐担保业务的数量和规模、担保对象存活率、代偿率以及贷款风险管理等情况,作为开展银担合作的重要参考。
五、强化财税正向激励
(十五)加大奖补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要对扩大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等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奖补激励。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担保业务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提升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
(十六)完善资金补充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广泛参与,出资入股与无偿捐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补充机制。中央财政要根据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业务拓展、担保代偿和绩效考核等情况,适时对其进行资金补充。鼓励地方政府和参与银担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融资担保、再担?;怪≈┮滴裢卣购头糯蟊妒惹榭?,适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注资、捐资。鼓励各类主体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进行捐赠。
(十七)探索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较高,在保余额、户数增长较快,代偿率控制在合理区间的融资担保、再担?;?,给予一定比例的代偿补偿。
(十八)落实扶持政策。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级担保、再担?;?机构)以及融资担保、再担?;沟拇ニ鹗Ш讼?,参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融资担保、再担?;沟牡1E獬プ急附鸷臀吹狡谠鹑巫急附鹌笠邓盟八扒翱鄢凑罩行∑笠等谧?信用)担?;棺急附鹌笠邓盟八扒翱鄢咧葱?。
六、构建上下联动机制
(十九)推进机构建设。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要充分依托现有政府性融资担?;箍挂滴瘢饕ü俚1?、股权投资等方式与省、市、县融资担保、再担?;箍购献?,避免层层下设机构。鼓励通过政府注资、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培育省级担保、再担?;?机构),原则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育一家在资本实力、业务规模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优势突出的龙头机构。加快发展市、县两级融资担?;?,争取三年内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市级全覆盖,并向经济相对发达、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需求旺盛的县(区)延伸。
(二十)加强协同配合。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⒃俚1;?机构)要加强对市、县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辅导企业发展能力,推行统一的业务标准和管理要求,促进业务合作和资源共享。市、县融资担?;挂鞫炕牍胰谧实1;鸷褪〖兜1?、再担保基金(机构)的对标,提高业务对接效率,做实资本、做强机构、做精业务、严控风险,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七、逐级放大增信效应
(二十一)营造发展环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氖舻毓芾碓鹑魏统鲎嗜酥霸?,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营造良好信用环境。要维护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亩懒⑹谐≈魈宓匚?,不得干预其日常经营决策。完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加强区域风险防控。
(二十二)简化担保要求。国家融资担?;鸷褪〖兜1?、再担?;?机构)要引导融资担?;辜涌焱晟菩庞闷兰酆头缦辗揽靥逑?,逐步减少、取消反担保要求,简化审核手续,提供续保便利,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门槛。
(二十三)防止风险转嫁。各级政府性融资担?;挂细裆蠛擞幸写罴锹嫉男∥⑵笠岛汀叭敝魈宓牡1I昵?,防止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贷款风险转由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承担,避免占用有限的担保资源、增加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成本。
(二十四)提升服务能力。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挂浞址⒒有庞弥薪樽饔茫攵孕∥⑵笠岛汀叭敝魈宓男庞米纯龊透鲂曰谧市枨?,提供融资规划、贷款申请、担保手续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并加强经验总结和案例宣传,不断增强融资服务能力,提高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便利度。
八、优化监管考核机制
(二十五)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金融管理部门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沟闹≈┮滴袷凳┎钜旎喙埽技哟笾≈┬糯└?。加强对支小支农业务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的跟踪监测,对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保持较低水平或降幅较大的机构给予考核加分,鼓励进一步降费让利。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合理确定贷款风险权重。适当提高对担保代偿损失的监管容忍度,完善支小支农担保贷款监管政策。
(二十六)健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优化支小支农业务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支小支农业务考核指标权重,重点考核业务规模、户数及其占比、增量等指标,降低或取消相应利润考核要求。对已按规定妥善履行授信审批和担保审核职责的业务人员实行尽职免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支小支农业务实行内部资金转移优惠定价。
(二十七)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沟募ㄐЭ己税旆ǎ侠硎褂猛獠啃庞闷兰?,落实考核结果与资金补充、风险补偿、薪酬待遇等直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其开展支小支农担保业务的内生动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乖俗鞯闹匾庖澹阉枷?、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措施,抓好组织实施,推动政府性融资担?;狗⒒佑τ凶饔?。财政部要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对本意见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2019年1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